米乐|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为能源化工安上“煤化中国芯”
发布日期:2018-05-08

  ①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陕西榆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贺宝利 摄

  法治周末记者贺宝利

  陕西的“高端能源化工产业群”,迎来了石油化工领域的龙头老大——中石油的加盟。

  4月26日,塞上古城榆林,第十六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如期举行。在由陕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的陕西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暨国家批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启动20周年纪念会上,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与榆林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到2020年计划投资170亿元参与陕西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此举意味着,中石油也将正式加入由陕西布局并20年来持之以恒推进的“高端能源化工产业群”。

  同国际上多年来能源化工领域“石油化工”一家独大一样,我国国内的能源化工,主要依赖的是依靠“石油原料及石化工艺”进行的精细化工。

  如何突破“石油化工”依赖,寻找新的原料替代及工艺路径,一直是近年来各地争相探索的热点之一,而煤炭几乎成为了不二的选择。

  之前,国内煤炭巨头神华集团(现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兖州矿业等纷纷“转型”布局煤炭化工,这让在传统石油化工行业经营多年的中石油、中石化何以自处?

  用原神华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的话来说,国内煤炭巨头用上千亿巨资在陕西布局煤炭精细化工,“多少让中石油、中石化有点着急”。

  国内能源巨头们的“着急”,而陕西省委、省政府怎么想?陕西省一位领导称:“我们要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国内外能源巨头齐聚榆林,为我国的高端煤化工作出贡献。”

20年矢志“三转化”

  2017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一则由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制定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方案规划布局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新疆准东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一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就在今年国务院关于《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出台不久,2月1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旋即出台了陕政发(2018)9号文件。

  在这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榆林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构建现代化能源化工经济体系,被纳入了今后的工作规划。此举也意味着培育发展高端煤炭化工产业链,将成为未来陕西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所在。

  正如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在此次座谈会上所指出的:“我们目前煤炭低端化工项目还不少,下一步一定要走高端化、终端化、集群化。”

  罗马城并非一日建成的。陕西的煤炭化工之所以有今天的“羽化成蝶”,也曾经历过20多年的蛰伏期。

  陕西的煤炭工业起始于渭北一带,早期铜川矿务的煤炭开采,曾经名噪一时。上世纪80年代初,陕北神府特大煤田的发现,开启了陕西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序幕。

  1989年,来自原国家计委《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的出笼,标志着“顶层设计”开始注重资源的深转化,也推动着陕西煤炭的大开发。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2年,榆林修编《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时,首次提出“高起点,大规模,新机制,抓转化”。

  当年10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向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三个转化”的理念,即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

  2003年年初,陕西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三个转化”视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正式提出。当年6月,陕西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陕西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的会议纪要》,指导地方能源化工建设。

  2007年4月,陕西省政府第五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议纪要中,又提出产业发展的“三个延伸”,即向配套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下游增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

  2013年,陕西首次提出“煤炭转型高端化”。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积极有为,也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导引企业积极创新转型。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煤炭价格低迷态势中,市场倒逼下民间资本以煤炭就地转化的方式,解决榆林煤炭“价低、外运难”的发展瓶颈。我国一项新型煤炭提炼焦炭产业,应用而生。

  “九五”以来,在陕西地方政府的大力发展推动下,中低温煤干馏技术不断改进推广,使榆林兰炭业逐渐形成一大产业。到2006年,榆林兰炭企业已达294家。

  2007年开始,地方政府对该产业进行产业整合升级,在榆林形成17个兰炭工业园区和5个集中生产点,从而形成兰炭产业的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到2008年,国家工信部出台兰炭行业准入标准。兰炭这一榆林民间草根产业,最终获得国家产业层面的认可。

  到2009年,榆林以兰炭为原料的下游产业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等产业链已形成。数据显示,到“十一五”末,榆林兰炭及下游产业已经实现产值119.89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7.4%,而其金属镁产业在国际范围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

  榆林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办负责人马富全介绍:榆林能源行业产能的相对过剩,正被升级转型的全新产业所逐步化解。榆林的煤焦油不但被当地榆林版的煤制油全部化解,而且还吸纳了远在新疆市场的部分产能。榆林神府兰炭全部产能目前尚不足6000万吨。仅煤制甲醇一项,央企几个大项目一旦开工,整个鄂尔多斯能源“金三角”地区的产能,完全可以吸收消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榆林已经构建了原煤—发电、原煤—兰炭—电石或铁合金—金属镁、原煤—兰炭—煤焦油—清洁燃料油、原煤(天然气)—甲醇—烯烃或醋酸、原盐—烧碱、聚氯乙烯等循环型产业链。

  相关数据显示:历经“十五”时期的“大上项目”、“十一五”时期的“跨越发展”和“十二五”时期的“转型升级”3个阶段的发展,榆林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的集聚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典型、陕西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洼地效应助推自主创新

  “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按照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要求,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发展。”陕西省省长刘国中在此次能源化工座谈会发言中称。

  “下一步我们会推出十大举措,全力助推榆林建成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上任不久的榆林市市长李春临介绍道。

  法治周末记者从此次能源化工座谈会上获悉,陕西将以榆能集团为主体,以已经建成的两个榆神、榆横国家级工业开发区为载体,各规划一个10平方公里的精细化工园区,配置专门资源,主动承担前期技术和市场风险,一次布局具有国际水平的煤基精细化工终端产品项目,引导企业向煤化工全产业链布局,实现集群效应。

  另外一项谋划许久的“煤炭资源转化引导基金”,也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计划筹措资金300亿元并成立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全力助推煤炭资源的深度精细转化。目前,启动资金15亿元已经到位。

  “我们榆林还有1600多亿元的民间资本闲置在区域内各大银行,如果有产业基金来撬动并放大,引导共同参与高端能源化工,陕西的煤化产业,在不远的将来,又将是一番姹紫嫣红的景象。”陕西第三大省属煤炭巨头榆能集团的董事长宋玉琪,谈及榆林未来煤化产业的高端化时,自信十足。

  榆能集团是基于煤炭生产、销售起家的地方性国有企业,近年来积极参与布局煤炭的高端转化,已成为陕北煤炭转化产业群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目前拥有应运国际一流技术水平、多项管理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现代化综合煤炭发电项目,即将实现商业化运营。

  而这一项目之所以能落户榆林市横山区,得益于地方政府近年来精心打造成功的能源化工价值投资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营商洼地”。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了解到,横山区的飞跃有赖于“十年磨一剑”的三大榆林乃至陕西招商引资的点睛之笔。

  一是引进地方能化巨头榆能集团投资上百亿即将建成国际一流的百万千瓦级电厂。这个也被榆能集团视为跨越转型的全新项目,一期项目一旦开始运行,一年400多万吨煤炭的吞吐,一下子就消化掉横山全区煤炭产能的一半。

  二是争取到了让国家电网将陕北至山东潍坊1000千伏的特供高压输电线路的源头枢纽,布局在离县城不过20公里一个名叫塔湾的地方。输电枢纽的聚集效应,必然会让更多的大型电厂布局在县域周围。除上述榆能电厂外、由陕西第二大能源集团陕西能源集团公司投资布局的另外一座国际一流的大型火力发电厂也已基本完成投资建厂,从而奠定了横山成为国家“西电东送”源头火电基地的地位。

  三是让央企中煤、陕煤、山东兖矿将目前国内外领先的高端化工项目布局在县域境内,以中煤为代表的中煤陕西化工项目已经实现了3年的成功商业运行。

  “横山的发展,完全是典型的后发区域借助现代科技、依托能源巨头、布局大产业、实现追赶超越的创新典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能源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了区域经济突破性的高起点、大跨越式的发展。”横山区委书记王效力谈到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作用时,如此评价。

  “我们在煤化工的产业布局思路上,也曾尝试过国内诸如汽车产业走过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探索。”在距离横山区不过百里的神木市大保当镇,神华陕西煤化工负责人仝瑞雪苦笑着回忆。

  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拿来主义”不同的是,原神华集团(现国家能源集团)在陕西神木布局大型煤化工项目时也尝试过以“资源换技术”。

  “10年多的马拉松式的谈判,让谈判文书垒高等身时,身怀振兴民族工业梦想实业人的憋屈与愤懑,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其实一个后发国家,要实现民族工业追赶超越,面对的远不只是苛刻与傲慢、憋屈与愤懑。”仝瑞雪感慨道。

  不过,让仝瑞雪欣慰的是,其所在的神华陕西位于榆神国家级开发区内的国内目前最大的煤炭精细化工项目,部分已经开始商业化运营,化工项目所涉及到的科技工艺,已经实现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国产化。

  同样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营的,还有中煤陕西在国家级开发区榆横工业园区投资千亿元的煤炭化工。这个体量同样庞大的化工项目在3年的商业运行中效益相当可观。

  而目前,由民营资本陕西精益化工计划投资46亿元的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其建设也如火如荼。该项目是目前国内首套大型化的煤基芳烃生产线,全面系统地实现了煤炭分质、深度利用,是一套煤炭转化利用的新型产业化路经,在世界范围内,也属超越领先。

  其实,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煤炭化工的升级转型,在陕西榆林随处可见。

  “从2016年开始,发改委汇合科技局,专门给榆林境内的企业搭建了一个煤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并提供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大胆试错。平台一搭建,发现原来许多企业因为商业保密都在秘密试验。将企业叫到一块,共同探讨,有的企业发现自己的工艺技术创新原来别的企业早就试过了,感叹在创新的路上今后一定要互通有无,避免少走弯路。”榆林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一名负责人介绍道。

②会场外,陕西几位能源集团大咖在探讨煤炭深转化。贺宝利 摄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榆林地区煤炭深转化技术创新探路,在众多企业中呈现出井喷状态。据陕西省科技厅一名官员透露,榆林已经公开的科技创新项目中,在2017年就有6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近两年,榆林依托科技创新,已经成功研发了低阶煤中低温干馏、粉煤热解、煤焦油加氢等技术,并在国内外推广;富油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天元粉煤回转热解、胜帮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中科院固体热载体粉煤热解等多项技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煤炭分质利用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占据国内领先地位;建成了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煤电一体化项目国华锦界电厂,拥有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兖矿100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

  2016年8月,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利在榆林调研后指出,榆林在煤化工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在国家能源转型中具有战略意义。

  “20年的辉煌成就说明我们坚持走自主创新的煤炭转化道路是正确的,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坚持。”胡和平表示。

为能源化工安上“煤化中国芯”

  “单独的工艺流程已经没任何问题了,系统流程中粉尘卡壳关预计很快就会突破。我们仍在攻克生产过程中长时间稳定运行的问题。”国家级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榆神工业区管委会负责人孙守阳,不无兴奋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孙守阳所讲的,是指在国家级开发区引进孵化的陕西富油能源化工企业,正在攻克着整个榆林也是我国粉煤炼焦提取煤焦油的新型煤化工艺。

  原本以块煤为原料的炼焦产业,使得块煤市场价格高昂,而粉煤市场价格一路低迷。打通粉煤炼焦工艺,是民营企家杨占彪等企业家们的多年梦想。

  粉煤炼焦提取煤焦油项目是民间资本与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合作项目,就在有限资本即将耗尽之时,迎来我国第四大能源巨头陕西煤业集团的鼎力支持,创新试验得以顺利进行。

  “陕煤已经启动了‘富油’的扩大升级版。一旦大规模的商业化得以推广,榆林地方煤炭粉煤产能的相对过剩问题就会解决,而从煤到焦油、再到榆林版煤制油的全新产业链条,形成良性大规模转化的商业路径,商业价值将无法估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权威专家张相平此前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

  相关资料显示,陕西地方能源巨头延长石油、陕煤集团与地方民营企业参股合作的煤粉炼焦项目,几年前早已展开。近两年的趋势是煤焦油制汽油柴油。延长石油在陕西靖边以煤、油、气为原料的综合实验探索已经取得成功,领先国际顶尖水平并实现大规模商业运营。

  法治周末记者采访了解到,按照科学实验及工业化运行,相比于央企大手笔投资的煤化工,陕西地方产业的煤炭热解分质利用,具有投资低(吨煤投资煤转油、转气高达1000元,而热解分质利用仅为200元)、转化高(热解热值转化高达80%,而煤转油、转气仅为40%至50%)、资源耗费少、环保门槛低等优点。

  与国内其他地区煤炭资源相比,榆林煤富含油适合热解,热解产业发展规模大,生产技术相对领先,中间产品也初具规模,大规模工业化工艺路径成型,新型商业路径已经打通。

  “榆林目前工业化吨煤出油率是8%,而理论试验煤热解加氢加催化剂,出油率最高可提高到20%至30%。若以工业化出油10%计算,榆林‘十二五’末5亿吨煤炭产能中,50%的煤用以热解转化,出油即达5000万吨,加上现有地方1000万吨石油原油产能,榆林等于再造了个大庆油田。而榆林煤化的大面积商业化推广,必将破解我国石油对外依赖的困局。”榆林市发改委主任郭培才如是分析。

  “榆林煤化工的创新转型,既有材料、工艺的创新,也有新产品与市场开拓的创新;既有渐进式的创新,也有颠覆式的革新,目前的趋势是向高端化、前沿化迈进。”陕西省科技厅的一名负责人此前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分析道。

  在榆横工业园区,一个即将大型工业化运行的项目值得大书特书。它就是延长石油煤制芳烃。

  这是国际范围内,首例利用我国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进行煤制芳烃工业化转化的创举。也是我国科技部“863”重大专项科研课题的子课题之一。是继国内科研机构与能源企业合作完成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重大现代煤化工技术之后,又一重大创新。一项堪称颠覆性创举的国之重技。

  “华电集团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煤制芳烃技术,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成功,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一个以煤为原料生产全产业链代替石油化工产品的国家。”陕西省科技厅一名官员如此评价。

③4月26日,第十六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在陕西榆林召开。贺宝利 摄

  “换句话说,我国利用现代科技,全部打通了以煤代油的四大类现代化工基础原料的生产工艺。烯烃、芳烃、烷烃、炔烃,四大类基础化工原料,已经都在榆林实现了实体产业化。中国乃至世界石油化工历史,或许将由此改写。”前述陕西省科技厅官员如是说。

  “我们目前已经利用煤炭搞出工业化的油和汽,利用煤炭同样已经搞出了过去只有依赖石油化工才能取得的精细化工所需的四大基础类化工原料。我国公开数据显示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64%,天然气高达40%,但是有了煤炭化工的中国芯,我国能源领域就无需害怕国外能源巨头‘卡脖子’。”马富全如此认为。

  “我们要将陕北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高端化工基地。既然是国家级的,我们也要承担起历史责任,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胡和平在此次大会上强调。